张老师,感谢您这段时间在恐艾干预上的帮助,我把大概经过写在下面。 今年五六月份左右,也就是高二下学期,一个同学到我家过了一晚。当天家里没有人,我要分床睡,他要求跟我一起睡。开始没多想,结果整晚他都抱着我,把我往身上抱,反复劝说都没用,最后还是牵着手睡的,半夜醒来又要抱我,早上也是。 大概在九月份左右,我突然看到一则西安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报道,于是突然意识到同学的行为有同性恋倾向。平时他也喜欢摸男生,喜欢抱着男生。我当时只是有点惊悚,毕竟没有什么高危行为。过了一个月,我才发现我的担心越来越剧烈,我突然意识到可能产生了恐艾症。 我从小就是科普迷,从小学开始订阅各类科普杂志,中学订了中科院权威科普杂志,也算对艾滋病有比较理性的认识。我看过关于HIV在人体细胞感染机制的书,知道HIV病毒的隐蔽性和细胞传递方式,很难暴露在免疫系统下,所以我根本不相信初期症状。但是从那时起我就不断回想书上或杂志上的电镜照片和HIV排放遗传物质的模拟图,越来越觉得自己感染了HIV。因为被同学抱了一晚,不断推想各种感染方式,还拿以前在小诊所打针的经历分析,虽然我知道HIV单位血液含量远低于丙肝,也非常脆弱。 由于不断怀疑又找不到证据,内心异常痛苦,开始干扰正常学习。在压力下,我在11月初去了市疾控。距离恐惧事件过去接近6个月,结果阴。但是我觉得艾滋病对我来说还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疾病,它本身的压力远不如歧视和偏见给我的压力。大概经过一个月平缓期后,在12月2号,我无意看到医院感染丙肝事件,顿时联系到自己,模拟考试前一周,恐惧爆发。我觉得在疾控抽血时被感染了。基本上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问自己怎么办,终身吃抗病毒药么,又想到抗病毒药带来的痛苦。又想到被医院拒诊,被学校退学很多。 我试图用理性缓解情绪,可是以前爱看的微生物病毒学书,要么给我更多的感染概率空间,或者我想即使不感染HIV也会感染肝炎病毒,我特别担心传染给别人。 后来我又跟疾控工作人员聊检测流程,突然觉得好几个环节,漏掉一个岂不是会出现误差。又想到当时气温十度左右,血液在室内沉淀是否会破坏抗体蛋白质结构,或者试剂灭活抗原放太久会不会影响结果。 我完全不知道疾控中心说我没感染是为了安慰我,还是真的没感染。大半年时间内,我几乎没感冒,没发热,没有以前惯有的腹泻,啥都没有。我担心是不是越没有征兆越有可能感染HIV或者潜伏别的病毒呢? 张老师,我还发现一个规律。在我考试前和极度疲劳期会像上面那样极度恐惧,我知道压力和疲倦会产生抑郁强迫心理,但是还有半年就要高考,而我在全校最好的班里,压力不可能缓解。我看过心理医生,但是心理医生不了解艾滋,基本没用,而且说我只有强迫观念,不能开药。虽然压力较轻时,比如现在我就基本没有恐惧,但是我担心平稳期后还会爆发。请您提供些建议和帮助!我也想过预约,可是我每天12.40下课,晚上22.30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条件接受心理干预啊。您说恐惧多久就要恢复多久,那我岂不是还要五个月?那高考怎么办,还得重读一年吗? 祝张老师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帮助更多的人!
张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帮助您,还在上高三的这位同学,希望恐艾不会影响到您正常的学习。对于一般的恐友,也许恐得是同样的厉害,工作稍有懈怠下还没有什么,但是对于您来说,作为一位高三的学生,是无法懈怠也是不能懈怠的,老师也是经历高考的人,所以希望您能放松情绪,多在中心学习下,慢慢的调整。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到您。对于您的第一个问题,他抱着您没什么,是的,现在中学生感染艾滋病已经不是奇怪的事情了,所谓搞一夜情在酒吧玩乐这类其实已经超过了小姐的感染,所以不能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就会感染您。老师看了您这个就不要去纠结和担心,您的行为不是。如果您对生物医学或者是化学类医学感兴趣,您可以在您高考上大学选择类似的专业,但是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是的,您说的很正确,艾滋病症状没有特别的明显的特征性,我们称之为非特异性,而且每年成都疾控中心和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都会接受很多有大量症状的恐友,基本没感染。感染和症状没有关系。您犯了错误,您不需要您掌握证据,因为有没有不存在任何关系,不用去考虑社会化,您又不是哲学或者社会学的研究者。咱们成都市社科院每年都会组织相关的调研,这些研究都是由他们去进行负责的。您对他感兴趣了,一种对于知识的渴望。而且您把自己催眠了,您不用知道太多的知识,您只需要知道您正常的行为和他无关就是了。其实对于老师,老师也不敢完全的掌握的太深,因为对于一些很隐蔽的点是具有学术争论的,思考太深往往会矛盾自己心理受到反噬。这也是很多志愿者刚开始积极的帮助恐友,可是后面绝不部分坚持不下去就是反噬太多太严重,因为您要真正从事恐艾干预这个行业,一直从事,有时间的痛彻心扉的反噬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所以您又不是想成为大家,没必要去让自己思考的过余多,对于您现在看到的都是入门级别,老师认为恐友连入门最好都不要有,就懂一些最基础的点。您自己不好好学习,还去和现场的疾控聊这些,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当然在网咯上也没有必要聊,到底是不是疾控也不清楚。对于心理才是您现在的问题,是的,压力会有,而您作为高三学生,压力自然很大,这种压力会被您广泛化,会认为这和恐艾挂钩,事实不太可能。是的,单纯的无论是说临床心理,还是应用心理学,还是心理学,都必须要要学习足够多的心理知识以及督导,要结合多年的经验,以恐艾干预的原则对恐友进行干预。对于您,就晒您将您的经验想得太多了,您想想您和他有什么关系何必对他表示那么大的兴趣,高考又不考。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压力的转移的同类异类化。老师觉得您不用考虑重读,认真尽力就对了。
回复时间:2015-01-03老师,本来跨年了,应该好好祝福您的,可是我还是害怕担心,我是之前咨询尖锐的女生,您回答其它恐友说尖锐会长类似乳头状的疙瘩,我3年内分别长的1个大粉刺一样的疙瘩真的不是么?以后再有什么动静,比如偶尔长个疙瘩什么的我肯定会吓死的,会往那方面想,就算没长,也会一直担心,我还没结婚,我很害怕,想去死,因为一直害怕怀疑,我不想害别人,想到以后孩子也许会被我影响,我简直不敢去想。其实我以前没看,不了解尖锐的时候根本没想过那单独一个疙瘩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知道了尖锐这个病就一直恐惧的不行,我之前知道梅毒,我还以为是梅毒,就又去检测了,之前就已经检测过艾滋和梅毒了,了又怕那时检查的时候不对,其实我那时去咨询疾控中心了,应该时间没错,还是怕弄错,因为那是很恐惧,这不就算这次又检测了一次还怕呢,因为您说窗口期过了,要检查2次,我第一次检测要是万一时机不对,那不是还要再检测?甚至想会不会一个医院不准,现在啥都恐,真觉得根本解脱不了。
张老师:您好,既然您自己以前接受过心理,也了解心理。虽说恐艾干预和心理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还是是以心理学基础为发散的条件,所以对于恐艾,那不可能是短时间就立马脱恐,恢复时间快则三个月,慢则几年,所以看您对自己学了几天就希望有一个质变,这是任何人不可能做到的。这个就和某些志愿者实则是一样的,总是希望通过累计自己对艾滋病知识的经验来达到提升自己的技术这个高度,老师私下有时间也会和一些志愿者进行探讨关于为恐友不同干预方法的交流。老师经常说首先是自己要先锻炼心,而心的锻炼是志愿者做恐艾干预的基础,心的锻炼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过程。志愿者需要锻炼心,恐友也需要锻炼心,质变是心锻炼的持续发展结果,这句话可能有点教科书式了。但不管怎么样,希望您自己不能着急,越是这样,您的脚步反而会慌乱。新年快乐,您的问题上次都告诉您了,结合当地医生告诉您的,您这个没什么问题。另外以后去旅馆不要要随意用酒店提供的一些贴身的物品和去进行其他的一些性接触,难以造成艾滋。老师没有说必须查两次,心理素质好,一次性也行了,最主要还是看相关的行为。因为您从来没有说过您的行为,无法为您提供相关的判断。但是人总是需要前进突破的,您是属于那种没突破就已经开始畏惧的心态,其实没什么,每一个恐友都是这么艰苦中走过来的。
回复时间:2015-01-03张老师新年快乐,祝您健康! 我现在已经不怎么恐了,就是出现症状的时候会害怕下,我六周的时候用了云南白药的测试纸测了下,我是带套XJ小姐的,新的一年我希望我把去年的东西都留下您这里了,不介意吧张老师!我希望我以后都不会再来麻烦您了,谢谢您这段时间的照顾,鞠躬,谢谢,祝您身体健康,
张老师:您好,首先对于试纸呢,无论是哪个品牌就请向试纸商进行咨询,老师不对试纸内容进行相关的回答。对于您的行为,老师应该很早就告诉您了,您对艾滋病太过于感兴趣了,慢慢的希望对它的兴趣不断的降低到一个平常价值。当然很希望您能把您的不愉快都留在恐艾干预中心,老师希望每一位愿意通过恐艾干预脱恐的恐友都能将2014这一年的不开心都留在中心。老师希望中心传递给各位恐友的都是比较精纯的艾滋病科学防治知识,以及恐艾干预科学原理知识,祝福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恐友。新年快乐。
回复时间:2015-01-03这是我无意发现的一段话,出处已经找不到了,请问张老师,下面这段话说法权威吗? hiv病毒自己是没有生命的,只能靠血液中的养分存活,血液中养分最高,体液中活的时间短得可怜,原因是体液中血液含量只能用科学的手段分离出来,养分只有血液的千分之一!我们cdc自己专门做过试验,浓度相当于感染者73倍的培养液,在玻璃片上涂匀后,一分钟之内病毒数比最初减少了70%,5分钟后,病毒数已经减少到和hiv感染者唾液差不多的浓度,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体液中养分更少,产生后,在携带者自己身上的时候病毒已经开始死亡,等到排除体外之后,基本上就不行了!感染的途径是体液直接交换,间接的交换,哪怕是暴露几秒钟之后都很难感染,除非是浓度极高!曾经有幸听过曹奶奶的讲课,曹奶奶的先生曾经被含有浓度极高的病毒培养液的针头扎伤过,服用了阻断药,曹奶奶为人耿直,有话直说,她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过后说,其实无需服用阻断药,用酒精消毒下就ok
张老师:您好,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说法,老师更多是看他是不是基于一种符合相关构架,老师觉得随着各位的成长,恐友们也应该自己有很多自己的判断,不会看见什么知识全部吸收。艾滋病毒肯定是有生命的,这第一句话就是错误的,不过他是寄生物质,寄生物就是自己不会进行光合作用,是需要有寄生物的。所以艾滋病毒是需要CD4提供相关的影响的。是的,他说的很多是对的,一般是需要体内的交换的,暴露在体外是难以感染的,毕竟还是要有相关的知识点构成的。希望您自我形成适合自己的体系,不断的脱恐成功。
回复时间:2015-01-03我住院输液,护士没认真消毒我的手背,也就拿棉签沾碘伏抹了一下,以前护士都是认真的涂抹好几次。输液前我收拾地上的东西没洗手,地上有好多病人早上采血用的止血棉签。这样给我输液会不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毕竟针是直接扎到血管里。
张老师:您好,对于您这个用棉签进行消毒和使用碘伏,老师实在无法理解您这个是可以因为什么构成感染,因为在体外病毒是难以传播的,对于棉签也是不会传播的,除非这个棉签已经吸收不了更多的血液,那么这就不是一只白色的棉签,而是一只红色的棉签了。您这个同样是防御激化的理论平衡构架,但是我们认为自己主观去构架难免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中立原则。而且就算我们认为您思考的原因是正确的,您这个也不满足相关所对应的原则啊,所以这个问题老师实在认为是没有必要担心和纠结的。
回复时间:2015-01-03张老师好 我前几天和一个女性的朋友接吻 当时她的嘴唇有脱皮 不清楚有没有出血,问她 她说没有。我担心由于我经常牙龈出血 舌头经常被刮破,害怕万一她的嘴唇有出血,而我又刚好舌头破损 接触上了呢?请问张老师这样有危险吗?网上都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接吻都不传染 是这样吗?谢谢老师!
张老师:您好,老师看了您的行为,对于接吻有唾液交换的话,在对方有溃疡或者流血的话,您的嘴巴会有血腥味的,因为咱们的味蕾对血液还是有敏感度的,这是一种生物进化的本能,所以说如果您自己觉得并没有什么感觉,所以一般认为没有大流血。网上说的很多不一定正确,就像老师上次开了全国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就发现网络上很多都是胡乱说的,恐友们没有可以依据的判断,恐怖分子制造谣言,志愿者道听途说,所以造成了很多专业知识都是混乱的。一般认为,接吻若不是有大量流血的话进行交换,一般来说是不会感染的。建议您客观在中心学习相关知识,不要随意的去乱看。只是以后类似的这样行为都不要再有了,加油。
回复时间:2015-01-03你好!我座公交车回家,洗手的时候发现手上有刺痛,仔细一看有一个类似针眼状的伤口,能挤出点血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扎的,座公交车期间也没有感觉到手被扎痛,而且伤口的位置很难被别人扎到,除开我用手拉住把手的时候,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当时车上人也不多。请问我这样的情况需不需要检测啊?我是个老恐,担心被别人扎了艾滋针,自己没有感觉到,回到家洗手水沾到伤口上才觉得刺痛。我的情况需要做检测吗?
张老师:您好,老师认真看了您的情况,对于针眼的伤口,有可能是不小心行动过程中的一种被尖锐物体的一种刺伤,对于这个老师认为这个刺伤并不是被注射,因为注射肯定朝肉多的地方进行,所以您这个更多的应该还是不小心触碰到的尖锐物体的瞬时效果。而且如果别人针扎也不可能扎您一人,除非对您有不共戴天之仇,那么全车的人总有其他的被扎和反应。您是老恐,所以才因为这样的问题怕自己出问题,事实上单纯的针扎没什么,况且您这个老师认为还是可能不小心的瞬时触及刺伤为主。老师认为这个没有必要过余的去担心,客观点。新年快乐
回复时间:2015-01-03张老师您好,我高危后2个月和3个月去疾控用胶体金法检测都是阴性,您说我可以排除了,但是为什么我还是有症状呢??我脖子左侧有一个硬块,去医院看了,说是慢性颈淋巴结炎,可是我吃了一周的药还是肿大。而且最近脖子右边也开始按进去会有痛感了。最近我的颌下也发现有个可以移动的淋巴结那样的东西,不会疼。而且我有时会感到胸闷。麻烦老师您帮我解答一下,非常感谢!!
张老师:您好,您最近应该在中心高频率的留了不少言吧,名字都已经飘红了,老师一再告知恐友们不要同IP变幻账号或者同一个账号高频率的留言,这样会导致系统做出明确的判断反应并且予以删除并将其标注红色。您的心情老师能够理解,因为每一个恐友都是这样,紧张焦虑和迷茫。但是中心咨询得遵循一个排队机制,不要学某些没素质的国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其他恐友和老师。所以也请在老师回答了您这个问题以后您再重新进行新留言,本来平时有极少部分恐友飘红老师没说什么,但是因为您的记录在留了不少,所以在此提醒一下,也请相互理解,遵守规则,这样中心才能更好的帮助到您和如您一样更多应该被帮助的恐友。对于您的行为,您两三个月的检测两次说明没事了,对于症状那么多,您可以自己在中心学习关于症状的意义和相关症状基于恐友产生的原因,老师自己写了十几篇,也引用了好几篇,您可以多做对比。当然您又是一例中国对心理和神经交感系统相互影响不理解的人,希望您多多学习。至少老师认为您的症状来源于您恐艾的惯性,至于和您感染,老师认为他并不挂钩了。最后还是道一声元旦快乐,相互理解才是对自己和社会最大的爱和包容。
回复时间:2014-12-31您好张老师,假如对方真的是HIV病毒携带者,异性无套被动口交,然后带套性交,没有发现开放性伤口,但小姐有没有口腔溃疡不清楚,会不会感染艾滋病?是否需要检测?
张老师:您好,元旦快乐,对于我们思维中,一般不要加入什么加入,如果等词语,因为人的思维判断在人自我防御体系(精分使用的是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被影响的前提下,将会产生各种类似的假想,以满足自己平衡自己的情绪动态化。所以建议您在最开初形成自我合理的行为,对于您被动口交和带套性交,老师认为这个是广大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广泛行为,因为老师这里也接待在外国工作的国人,同样外国也是类似这样的行为。所以如果基于统计学的论点,这样轻易有问题,估计您我周边不少人都中招了吧。老师认为单纯这样行为难以感染,但是对于您检不检测,看您自己的选择。
回复时间:2015-01-01接吻感染机率大吗??看了恐艾吧我吓到了。
张老师:您好,对于单纯的接吻是不会导致被感染的,因为艾滋病的感染必然会有多个条件共同满足,如果您非得认为接吻有可能感染,我们不否认,前提得您嘴巴有伤口,对方口腔大流血,以激吻的方式进行反复摩擦的这种可能性,但是一般都大流血了,谁还有这么大的雅致呢,所以这个就不要担心了,只是以后也不要随意轻易和不了解的人有这类的行为。严格控制行为和通过方法改善思维是老师认为对于防止复恐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回复时间:2015-01-01我和几个女的有过热吻(她们不是性工作者就是普通妇女),而我刷牙有时候会有牙龈出血,,我搜索过,,网上都是说,,接吻不会传染,但有破口会传染,,那不等于就是说接吻会传染,因为现实中70%人都有过牙龈出血或者口腔溃疡,只是症状明显不明显而已,,张医生,你觉得我这行为属于高危吗,接吻时候我根本不可能注意是否出血,我想很多接吻人也都不会注意,,我有一定要检测的必要吗,我越看越搜索越恐惧,特别资料说细小的伤口,眼睛看不到的伤口,我想,每个人张开嘴,用显微镜去看,应该100%口腔有细口吧,因为牙龈这些部位就是很特别的部位,,所以这些所谓解释搞得我神经了,,
时间:201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