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这是我无意发现的一段话,出处已经找不到了,请问张老师,下面这段话说法权威吗?

hiv病毒自己是没有生命的,只能靠血液中的养分存活,血液中养分最高,体液中活的时间短得可怜,原因是体液中血液含量只能用科学的手段分离出来,养分只有血液的千分之一!我们cdc自己专门做过试验,浓度相当于感染者73倍的培养液,在玻璃片上涂匀后,一分钟之内病毒数比最初减少了70%,5分钟后,病毒数已经减少到和hiv感染者唾液差不多的浓度,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体液中养分更少,产生后,在携带者自己身上的时候病毒已经开始死亡,等到排除体外之后,基本上就不行了!感染的途径是体液直接交换,间接的交换,哪怕是暴露几秒钟之后都很难感染,除非是浓度极高!曾经有幸听过曹奶奶的讲课,曹奶奶的先生曾经被含有浓度极高的病毒培养液的针头扎伤过,服用了阻断药,曹奶奶为人耿直,有话直说,她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过后说,其实无需服用阻断药,用酒精消毒下就ok

留言时间:2014-12-31     留言人:非洲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说法,老师更多是看他是不是基于一种符合相关构架,老师觉得随着各位的成长,恐友们也应该自己有很多自己的判断,不会看见什么知识全部吸收。艾滋病毒肯定是有生命的,这第一句话就是错误的,不过他是寄生物质,寄生物就是自己不会进行光合作用,是需要有寄生物的。所以艾滋病毒是需要CD4提供相关的影响的。是的,他说的很多是对的,一般是需要体内的交换的,暴露在体外是难以感染的,毕竟还是要有相关的知识点构成的。希望您自我形成适合自己的体系,不断的脱恐成功。


回复时间:2015-01-03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