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发言人:啊求科普

张老师好,感谢您回答我的问题,我也知道,马桶感染性病不太可能,但是我还是很在意,如果是公共厕所的马桶,会不会也不会感染呢,我很在意,很害怕,谢谢老师解答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没有那种分泌物大量或者血液大量存在,不用担心。如果实在过意不去,用卫生纸擦拭干净以后再去上厕所,这样多了一个行为,给自己累加了一点安全信号,只是每一个人对安全信号的定义不一样,所以您觉得怎么在不影响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对应的行为就行了。只是不要过度就行了。

回复时间:2016-10-18

阅读数:464 查看全部
发言人:hykmmby

张老师,您好。今天我在路边碰到了一只流浪狗,小泰迪,看到我瑟瑟发抖,有些皮肤病了很可怜。也不叫,也不走,我在想是不是一直在这里等主人。所以我专门去给了它买了狗粮和水,它应该有段时间没吃饭了,吃的狼吞虎咽。然后突然的它舔了我一下后,我突然想起来新浪网几天前看到的一篇新闻,【老农被流浪狗舔了一下,2个月后狂犬病身亡】,当时我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还嗤之以鼻,这么标题党的新闻。可是今天想起这个新闻后就莫名的紧张,害怕了。我一直反复安慰我自己,没事的,它很乖,没有主动咬人,没有攻击性,都是被咬伤的人才会被感染呢。跟我一起的朋友,他们也都被舔了,我看他们也没有怎么想,也没多想什么。或许是我自己太紧张了吧,我也知道10日观察法,但毕竟是流浪狗,过两天或许就不见了呢。没法用这个方法观察。哎,好烦,本来是想做件好事,帮助它,结果我自己确在这里害怕到不行。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现在连小泰迪都成了流浪狗了,真是令人挺惊奇的,得了皮肤病就被人给遗弃掉,那将它这个主人和它互换一下呢,真是可怜。您做出这些善举是好事的,老师觉得恐友多有点善心多有点善良,对脱恐很有帮助,您做的是好事,所以您应该心平气和点。老师非常支持您这样的行为,老师希望每一位恐友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灵,而不要学着一些人恐艾的时候可怜兮兮,等到感觉到不恐了,又继续放纵乃至复高复恐,甚至一些老恐友装成专家欺骗新恐友,世界皆有轮回,好事坏事终是有回报的。对于小狗舔您一下,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而且被狗舔一下感染的机会太难了,特别是您本身就没有伤口破损。是的,老师恰巧有一个恐友是该新闻当地的人,说的是并非如此。如果您有粘膜破损,您再去担心吧,而且粘膜破损也不一定就感染,一般狂犬病的狗不太会舔人,主要是咬人为主。所以这个新闻说农民被舔了挂了,难道是这位可怜的老农的灵魂告诉记者的,所以还是按照科学原则吧。您做好事是好事,我们也支持做好事,包括以后,也希望,多一点善心,会多获得一点尊重。其实对于人来说,您的善良会影响着别人,这是气场。只是很可惜,在恐艾的圈子,这样的气场不多而已。

回复时间:2016-10-18

发言人:dyna21

1.暴露在空气中已经干涸半小时以上的约三分之一指甲大小的多处血迹 2.伤口破皮五小时内没有明显流血现象,但有一直液体溢出。 这两点条件同时发生在暴露事件上是否构成感染 麻烦您了,我的心理压力很大,影响了正常生活,考虑要不要28天检测。内心十分尊敬您希望有个答案。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其实想问具体的艾滋病问题,传染病医院的临床医生这个是最擅长的了。我们和他们不太一样,不是说医生不权威,因为科学都有倾向和版图,我们更加倾向针对于恐艾症的治疗和脱恐,因为进行恐艾症的治疗干预,是会加入很多心理治疗的方法的,不是单纯的艾滋病知识告知。只是很多恐友总觉得知识懂了就脱恐,至少我们觉得这个不太是一种正确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告知您一些简单的知识,但是您也得认真思考,您是想更好更稳定的脱恐呢,还是不断积累更多的知识强制压制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是两条不一样的路线。希望无论是您,还是看本篇在线回答的恐友 ,都希望去思考一下。对于空气中半个小时的血液,基本上就没什么传染力了,但是不能说其活性完全丧失。对于您五小时前的破口,仅仅是无色透明的体液渗透。同时发生的话,也得看具体发生了什么。如果您以前没有检测过艾滋病,您可以按照国家的要求接受一次检测,这是国家的既定要求。但是如果就近检测过,那这个检测看您自己。恐友总是希望医生和老师们给具体的行为指导,事实上这个对恐友或许没有什么太多的用处,因为恐友内心都是矛盾的,所以更多是提高自我意识和高度,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我们只能评估一些简单的方式,但是去不去检测由您自己决定,这个才是一种对恐友支持的态度。也是恐艾干预及心理干预的核心。

回复时间:2016-10-18

发言人:小杰蒋

张老师,不好意思,又来麻烦您了,您还记得我吗?就是矫正牙齿怕没有器械没有消毒的患者,是这样的,我回想起我在诊所等医生的时候听到里面有声音就类似与家里搞装修的那部机械的声音,嘟嘟的响,然后就听到那种喷气的声音,就这样我的脑子里就拼命的想这件事,张老师,是不是我脑子里有这种印象,是不是就在现实里发生过的事情呢???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好像前几天留了言的吧,小杰。您回想起的这些声音就是牙科医院的很正常的声音,包括机械使用,对于喷气的声音则是进行高压消毒的一个过程。您这个描述已经说明了您不是单纯的恐艾,恐艾仅仅是一个表象,您受到外力刺激后,产生了一个内部冲突的过程,造成了内心的不稳定。所以您为了达到过往的那种不平衡,故而拼命着以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去回忆,以此来获得所谓的安全信号,事实上这样导致您会更加的混乱,更加的觉得世界有那么一点点和自己所想象的不一样。对于大脑里所产生的印象,是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们平时在面对系统预约恐友的时候,会谈都是有方式的,也会设置一些环节的,以此来判断这个属于真实,还是属于自我臆想的。所以不能说我觉得什么就是什么,举个例子,就像经常有的恐友去找小姐,等到恐上以后,就开始担心自己没有带套怎么办,事实上通过实际的电话干预或面询来看,大部分都是臆想出来的。而且您整个印象,他并不是一种基于危机意识的保护样式的处理,所以您不用刻意的去在乎。

回复时间:2016-10-18

发言人:桔子树

老师 我现在开始纠结一些小事 我同学和我打闹 在我脸上亲了一口 他嘴上干裂出血挺大的 我脸上也有小伤口 这样会感染吗 谢谢老师了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好像也是老恐友了吧,您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呢,在您脸上亲一口的是异性还是同性呢,您不能说他平时干裂挺大出血量的,要看当时的即时性情况。比如说当时是否有大量的血液是存在的,而且您的伤口有是什么伤口呢。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有伤口有血液会成为感染艾滋病的先决条件,但是得进一步思考是否是满足真正的可能的感染,因为我们的判断得是多重标准共同决定。不能说我觉得有血液,或者是感觉有伤口,那就非常危险,因为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行为也是比比皆是。

回复时间:2016-10-18

问题补充:

老师 我在紧急插一条 要是被子和枕头上被同学伤口弄到的血液量挺多的 我的伤口上血液也挺多的 并且我躺在被子里面打飞机和睡了一晚上被子和枕头 这3者摩擦也都应该挺厉害的 还有我身下睡的是学校的草席要是对方血液没有弄在被子上弄到了草席上 结果被我的伤口剧烈摩擦到也不用担心是嘛 老师这些是不是都是我多担心了 谢谢老师的回答 还有老师 我以前和您通过一小时电话的 只是隔了1年多了 按照您的回复是不是不能发邮箱了 只能留言了呀 希望老师可以回复我以上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是不是都没必要担心? 谢谢老师

时间:2016-10-20
发言人:lhb102033

我9月20左右高危,无套嫖娼。出现症状,先是有皮疹,然后喉咙干想呕,吃东西也想呕,舌头白毛壮,舌头根部豆大疙瘩。白天体温36.5左右,晚上37左右,有两次最高37.4度。最近犯困,头痛。上楼梯脚有点酸。会不会是艾滋病急性期?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无套性行为,这个的确以后不建议这样了,您最好在11月初去做一个艾滋病检测。对于皮疹,干呕和舌头发白,这些都不作为艾滋病初期症状的判断。一切以您在6周去进行艾滋病抗体抗原检测为主,对于您头昏头晕这些或许和您的恐艾情绪有关,所以不建议什么症状都和艾滋病初期症状进行打包和捆绑在一起。

回复时间:2016-10-18

发言人:cobama

老师,我想问一下您关于艾滋病携带者注射狂犬疫苗的问题。我现在虽然说没有艾滋病的风险,也并不害怕得艾滋病,但是我有些恐狂犬病,所以我想知道得了艾滋注射疫苗是不是需要去检测疫苗的抗体产生情况?对这方面有没有要求?因为我看严家新老师的学生孟胜利的博文,说艾滋病携带者在cd4降到400以下产生抗体的效果很不好,并且建议所有的艾滋病携带者都需要检测抗体。我想知道如果对于一个普通的艾滋携带者注射疫苗需要去检测抗体吗?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是恐友么?如果是的话您没有必要去研究艾滋病携带者的生活和抗体水平,这个由传染病医院负责就行了。您不能说艾滋病人其抗体水平产生偏低,那么如果您一直查不出狂犬病抗体,那就和艾滋病挂钩了。无论怎么样都不建议这么想,没有任何说法表明一定强迫携带者去检测狂犬病抗体,这个由其自己决定的,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哈。其实对于每一个公民,但凡真的被未知犬种袭击咬伤,按照科学的说法来说,都是打疫苗和检测抗体,因为一般产生抗体,就算真被咬了,也不用太过余的担心。

回复时间:2016-10-17

发言人:depp

谢谢张老师耐心细心的讲解!您们才是真正的好心人。我可以放心的告诉这三位朋友,他们没有问题,不要总把注意力放在这件事情上。由于其中有位朋友在这些行为十一天的时候有些伤风感冒(有鼻涕痰打喷嚏)害怕自己是急性期。但我看有的文章说,急性期出现咽痛发烧是有可能的但不会有鼻涕等症状。我也知道不应该以症状来判断是否有问题。但我觉得若是全面这句话没问题,也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张老师,您对前面关于症状的观点,是否认同或是觉得可接受呢?谢谢您!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我们对于恐友不要去安慰,但凡是没检测过的,都可以鼓励去检测一次,特别是过去有过非伴侣高危行为的,这是国家现在给予的政策,目的是筛选出更多并未被发现的感染者。但是如果就近已经检测了,过了窗口期,无论是否高危,都没必要再去多次检测了。是的,您说他们不要放,他们不一定会听您的,他们需要的是有一套自己不断成长沉积的变化过程。对于艾滋病初期症状,我们承认的确是存在着的,但是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没有可以对照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一些恐友被别人看了一眼,就是各种症状,拿这些症状能算是问题么。所以基于这样,疾控和医院从来不会以这个作为判断的标准,更多还是以是否是绝对的高危行为来判断。而且在神经心理免疫的作用下,症状会被暗示和投射出来,导致产生类似艾滋病初期症状,这个都是已经被证明出来的了。要缓解恐友们的心理压力,首先就是不能到处乱问,问的就算全部是权威专家,问多了也难以脱恐。是的,接纳是一个挺好的方法,而且有一些恐友建立了脱恐网站也大力提倡森田疗法,这个和其中的顺其自然挺像的。但是这东西不是说您强迫他们接受,而是他们自然而然的一种接受,这才是合理的。

回复时间:2016-10-17

发言人:想做个正常人

张老师: 您好!最近我是来的比较频繁,还请见谅。因为自己是一名理工科的学生,在我们的眼里或者说内心深处,对数据特敏感,对于可能存在的情况都会一直纠结。当然我的纠结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我的性格,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是否定大于肯定,我常常把自己定位的很低,这可能是我内心自卑的原因,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我才能认清自己的处境,我怕把自己定位的太高,迷失了方向。我也时常告诫自己我是多么的差劲,我没有别人优秀。所以对于一件事,我必须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肯定,我才会放心,否则就会一直悬在我心中。我怕被别人笑话,被别人奚落。小时候,成绩不如别人,自己的态度也不好,让父母很是伤心,后来长大懂事了,就决定要好好学习,至少态度要比别人好,然而毕竟努力可以弥补,但是天分不足,终究还是不如别人。好在还是能上了大学,老师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内心从来都不会跟别人说的。一直以来我认为我足够的坚强,然而自从那一次恐艾之后,我的心理彻底崩溃了,我以为检测三个月就没事了,谁知道恐惧越来越重,对于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害怕,理发会害怕,被针扎了害怕,足浴害怕,去医院看病害怕,这到底是为什么,每天晚上都失眠,哪怕入睡脑子里全是这些东西,我的心里好像有另一个人在跟我说话,每当我想放松时,他都会让我的神经立刻绷紧。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理工学科不是恐艾的理由,学文科的就会说我就是有点像林黛玉一样的去各种唏嘘,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去纠结。最主要的还是每一个人不同的性格了,所以您说的后面是老师认可的。是的,作为人按道理,肯定否定是应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体,如果偏向于任何一方都不是最科学的。如果太高估自己,就是自负,低估自己,就是自卑,而且如果不稳定的话,就会在自负自卑中偏转。低调不是一个坏事,就像人格学说中的一样,低调也得有一个相对的稳定体。您做事可以定个目标百分百,目的是希望自己尽可能做的好点,但是事实上这样促使您的是学习成绩提高,并没有让您每次考100分呢。所以您用了合理的一些方式激励自己,但是并没有在思想上转变自己。对于恐艾干预的技术,可能单纯靠这里的简单文字沟通也无法实现其具体的能效,在这里更多是一个陪伴式的回复,您通过您的努力提高了,这是好事。但是作为恐艾,可不是靠您了解更多的知识来脱恐的。是的,检测不是艾滋病脱恐的最后一道门,有的恐友检测没脱恐就觉得崩溃了。要是检测能脱恐,事实上也不会有那么多医生不大喜欢恐艾症患者了,是的,失眠是因为有矛盾有焦虑,而您现在本来也是一个矛盾状态,一方面想告诉您自己没事了,可是在另外一方面您并没有一个给自己没事的理由。

回复时间:2016-10-17

发言人:上帝的眷恋

感谢老师前面的回答。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一是买了份快餐,发现装饭菜的盒子边沿有齿轮形残缺,害怕别人搞的手脚抹上艾滋病毒,我吃了饭菜后会感染,请问老师有风险吗?二是之前问过自来水混浊、淡黄,用来洗澡洗内裤了,不知道内裤穿上对生殖器会有感染艾滋的危险吗?谢谢老师。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这位叫上帝的恐友,感觉怎么您开始恐到日常生活中去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您是否泛化产生了疑问。昨晚有恐友打电话过来,也在问是不是以后就会越来越好了,我们认为,人自己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但是这个调整功能是有限度的,受到恐友自身的行为,自身的性格和自身的价值观等多重影响,还有受知识积累和判断辩证的影响,所以不一定是每一个恐友自助学习都能脱恐的,当然这个由自己判断。您现在担心这个日常行为,所以您得给自己进行评估一下,因为记得您以前好像是恐性方面问题的,不要随意往生活中靠拢,因为一旦开始恐惧日常生活,那么这样的恐友将比单纯恐性的恐友要更难干预,所花的时间也就会更长。所以希望您坚定自己脱恐的决心,稳定自己系统化的知识。就像您自己觉得您的害怕是什么,包括您只是从您的角度上去看待别人会抹毒,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经验意识。就像面对网络上的很多脱恐网站,都是做艾滋病感染者工作的?显然很多并不是,并且仅仅是恐友所建立,见到艾滋病感染者自己都会受心理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具备自我分析的判断意识,对于第二个您觉得这个如何构成交叉感染的条件呢,至少老师不会这么认为。

回复时间:2016-10-17

推荐图文更多>>